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為此次活動贈送花籃
(本網臺北訊 施鋒陽/胡鵬年)9月30日,“根之情·佛之緣”張銀富禪意書畫展暨海峽兩岸書畫名家聯展在臺灣舉辦。當天,來自河南嵩山竹林寺的恒鷹住持、國內著名“禪意畫家”張銀富,書法家羅漢、梁光軍、楊新民等與臺灣地區數位知名書畫界人士共同舉辦聯展。此次聯展活動為期5天,從9月30日至10月4日
9月30日,“根之情·佛之緣”張銀富禪意書畫展暨海峽兩岸書畫名家聯展在臺灣舉辦。
中華文化公益總會 理事長施鋒陽特別 邀請 張銀富先生 河南嵩山聖竹林寺釋恆鷹法師 一起敲響世界和平愛心鑼
。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為此次活動贈送花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致辭
河南三榮電梯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銀富致辭
據悉,本次書畫聯展由河南三榮電梯有限公司、嵩山聖竹林寺書畫院、河南豫鼎科技有限公司、中華博遠文化經濟協會等單位主辦,中華書畫學會等協辦。此次展覽,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表示祝賀,並為此次活動贈送花籃。活動現場臺灣地區前數十名退役將領及書畫界知名人士出席。開幕式上,中華博遠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盧博文,臺北市河南同鄉會理事長張景蘭,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著名電視評論員邱毅等10餘位臺灣地區嘉賓分別致辭或作主題發言,他們一致對本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和讚譽。
臺灣知名學者、電視評論員邱毅致辭
現場展出的150多幅書畫作品既有禪意書法,還廣泛涉及兩岸的山水風景、花鳥雅趣等題材,作者都是來自河南省或臺灣地區的書畫名家。展出現場並向到場嘉賓贈送禪意書法作品200餘幅。此次聯展,是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系列講話精神,以書畫為媒介,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增強同胞精神紐帶,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合作。
開幕式現場,著名電視評論員邱毅在致辭中說:“一部中國史,半部河南史。河南是中華文化的根,書法和太極都跟河南有著很深的根源。而兩岸現在正是需要這種深厚的中華文化交流,這次的‘兩岸書畫名家聯展’交流非常有意義也很有必要。”提起本次活動的發起人張銀富,他稱讚張銀富是一位儒商,他不但是個商人,也是個書法家同時他還是個慈善家,他不但獨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他的多重身份,為兩岸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展覽現場,近百幅的“佛”字特別引人注目。該作品是由國內著名禪意書法家張銀富創作完成,他的作品充分詮釋了文字的象形,作品“佛”字由左邊的“人”或站、或跪、或拜,禮佛之人的虔誠躍然紙上,同時也帶著書寫者的佛性和對“佛”的恭謹。佛字的右邊“弗”是各種寶相莊嚴的“佛”,菩薩、羅漢並不拘謹於簡單的“弗”,他筆下的佛慈悲肅穆地注視著面前的凡人,似乎在講經一般。在中國,書畫和禮佛常常被聯繫在一起,他的佛,飽含了繪畫的藝術,展現出一幅幅“相莊嚴徹法界,梵音流布遍大千”的畫卷。
出席嘉賓共同為兩岸書畫名家聯展剪綵
據介紹,有著“虔誠的書法居士”之稱的張銀富,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慈善事業。2012年,出資60萬元先救倒閉服裝廠再尋貧困讀書郎,向各處捐贈“愛心衣”;2013年,捐款100萬元幫助非洲改善自身居住環境;2015年,捐贈10萬元資助農村文化建設;先後出資2000多萬元助貧扶弱。他是國內公認的“禪意書法家”,多年來,其禪悟智慧、修身養性、潛心書法、筆耕不輟,終使其禪意書法頗有造詣,獨樹一幟。尤其是其書寫的“佛”字,更是充滿靈性,賦予書法作品天人合一的生命力量。
張銀富與中華博遠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盧博文共同參觀畫展
在展覽現場,張銀富表示:“兩岸一家親,書畫藝術一脈相承,此次來臺參與根之情、佛之緣文化交流,希望能為兩岸文化的合作交流起到推進的作用。相信在兩岸不斷的交流中,因文化同根認知、人民真情互動,彼此的關係將更加緊密。”